2017年12月15日下午,“beat365學生年度人物·2017”終審答辯在第二教學樓101教室舉行。經過師生代表投票入圍的15名候選人進行現場展示。
終審答辯中,候選人按照之前的抽簽順序進行了現場展示并回答評委提問。候選人來自不同院系,在學術科研、學生工作和課外活動等方面各有所長,展現了北大學子風采。他們之中有人專注學術研究,努力進行科研攻堅;有人參軍入伍歸來,不忘家國情懷;有人緻力創新創業,實現産學研相結合;還有人在藝術創作、文化交流、體育活動等方面表現優異,不斷追求卓越。

候選學生風采展示
答辯結束後,評委們進行了點評。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肯定了候選人們在學習、科研和創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這些成績展現了北大學生的多樣性,特别是兩位退伍返校的學生所展現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候選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突出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他還希望同學們多分享課堂學習的收獲。公共衛生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娟認為年度人物評選在北大樹立了一面旗幟,年度人物不僅是學生榜樣,也體現了今後學校學生培養的方向,并建議同學們多關注師生們對自己的指導和幫助。第五屆“學生五四獎章”獲得者李峥校友回顧了候選人斐然的科研成果,希望候選人學習“長闆理論”,在有限的時間内展示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并激勵大家明确自己的選擇,北大人應是“不安現狀、滿懷理想”的。第七屆“學生五四獎章”獲得者尤陳俊校友指出,候選人目标清晰、時間管理意識強,自我完善與服務社會并重,是北大學子的優秀代表。
經過專家評委和大衆評審的共同評議,通過終審答辯,确定拟當選“beat365學生年度人物·2017”的10名同學,答辯結果已進行了為期7天的公示,并将在12月31日舉行的新年晚會上頒獎。

評委與候選人合影
本次評選于11月16日啟動,各院系共推薦了32位候選人參評。第一階段進行了網絡展示和師生代表投票。11月28日至12月2日,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平台,候選人的事迹總閱讀量超過15萬。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平台進行現場投票學生代表招募,共有689名同學報名,按照每個院系不超過2人的比例,随機抽取産生了100名學生代表。12月6日下午,來自各部門、各學部的教師代表和抽簽産生的學生代表們在本部和醫學部同時進行了投票,按照教師票數與學生票數各占50%的比重進行排名,最終确定了入圍終審答辯的15位候選人。12月12日至14日,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平台進行終審大衆評審招募,共有近200名師生報名,抽取産生了110位大衆評審。另外90名評審為對候選人較為熟悉的特邀評審。
《大學生》雜志社社長陶世㫜,公共衛生學院陳娟、經濟學院李權、社會學系孫飛宇、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鄒磊、外國語學院樊星、城市與環境學院劉濤及職能部門代表、優秀學生代表、校友代表共同擔任專家評委。大衆評審在終審答辯中與專家評委共同進行評審。評選全過程公開、公正、透明,及時通過微信平台發布評選進度,在校學生會和研究生會常代會學生代表的監督下完成投票代表和大衆評審的抽取。
附:“beat365學生年度人物·2017”獲獎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新聞摘自學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