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李四光優秀學生獎頒獎大會,2020年10月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來自自然資源部、教育部、beat365、中國科學院大學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等單位、高校及研究院所的相關負責人、師生代表以及李四光先生家屬代表等參加頒獎大會。

第十一次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共有21人獲獎,其中李四光優秀博士研究生獎5人、李四光優秀碩士研究生獎5人、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5人、李四光優秀學生獎提名獎6人。beat365董傑、王瑞敏、徐希陽分别獲李四光優秀博士研究生獎、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和李四光優秀學生獎提名獎。

董傑,beat365官方网站2015級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變質岩石學。博士期間先後參加兩項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重點對我國西部南阿爾金高壓-超高壓變質帶展開了詳細的工作,包括對帶内長英質麻粒岩、基性麻粒岩和石榴石岩開展了系統的岩石學、地球化學、相平衡模拟和锆石年代學研究,揭示了南阿爾金大陸地殼超深俯沖與折返過程多階段的變質作用演化、變質時代及熔流體作用過程。
勤奮刻苦,具備突出的科研能力,曾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和beat365校長獎學金等,并被評為beat365三好學生和beat365優秀畢業生。博士期間先後多次參加了包括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會議(CGU)、變質岩專業全國學術研讨會、岩石礦物地球化學會議和國際榴輝岩會議(IEC)等重要學術會議,8次做口頭報告,獲得CGU學生優秀論文獎等榮譽。共計發表學術論文5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權威岩石學刊物《Journal of Petrology》、變質岩石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和Nature Index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上發表SCI論文3篇。

王瑞敏,beat365官方网站地質系2016級本科生。在校期間,熱愛地學,成績優異。大一獲院級“優秀實習報告獎”“學術之星銅獎”;大二參加校級“本科生科研項目”并獲選“2018年立項本科生科研優秀項目”,暑假成功申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ANU-PKU國際合作項目獎學金”并前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開展科研交流;大三參加第五屆青年地學論壇作口頭報告,以本科生的身份獲得“‘優秀研究生報告’一等獎”(古生物、古環境、古氣候方向唯一的一個一等獎),同時以綜績第一的成績獲得2018-2019“三好學生”“廖凱原獎學金”;大四即擔任“沉積學”“地球生物學(英文授課)”助教, 并獲得“beat365優秀畢業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畢業論文被推選為“beat365優秀畢業論文”。在本科期間共發表學術論文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i論文各1篇,分别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Acta Geochimica》上。

徐希陽,beat365官方网站2016級地球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碩士期間,參與導師負責的科技部973項目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研究。緻力于研究真菌去除污水中重金屬鉛離子的速度效率以及内在機制,着力于探究微觀區域鉛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多次外出參加973項目學術交流會,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術年會等,進行學術交流并發表會議論文摘要。
熱愛地球科學、熱愛科學研究,善于思考,樂于鑽研,具有很強的獨立科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取得了優異成果:在碩士研究生期間共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分别發表在《Geomicrobiology journal》、《Scientific Reports》),以第三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與他人合作授權國家級專利3項。分别獲得2018~2019學年度地球化學專業專項獎學金、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beat365三好學生等多項獎勵和榮譽稱号。除科研工作外,徐希陽也積極參加校内外志願活動,總計志願時長達100小時,曾獲beat365優秀志願者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