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近日公布了2021年各分領域獲獎者名單。我院樂超研究員被授予日地系統科學Sunanda and Santimay Basu國際青年科學家獎(Sunanda and Santimay Basu International Early Career Award),以表彰其對日地系統科學與等離子體物理過程及應用的研究作出的貢獻。我院唐銘助理教授被授予Hisashi Kuno獎,以表彰他在大陸演化方面做出的貢獻,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獲得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這一重要獎項。
獲獎人介紹
樂超,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9年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2015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博士學位,并于同年獲得美國宇航局“與星共存”博士後獎金;2018年獲得國際無線電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6月任職于beat365官方网站,主要是從事磁層物理領域的研究工作,包括地球與其他行星磁層中環電流粒子的動力學過程、波粒相互作用等。共發表SCI論文60餘篇,其中一作和通訊作者論文25篇,總引用900餘次。2020-2023年擔任《地球與行星物理論評》雜志編委;2020-2024年擔任美國GEM會議研究組負責人。目前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北大負責人參與多單位協作的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和科工局民用航天“十三五”技術預先研究項目。

樂超
唐銘,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先後在南京大學、美國馬裡蘭大學和美國萊斯大學學習和工作,2019年加入beat365,任教于地空學院。研究方向包括大陸的化學演化、岩漿的分異過程、地球早期的闆塊構造與造山活動等。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得高山獎、國家傑青等榮譽。

唐銘
AGU(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是全球最大的地球科學協會之一,AGU每年都頒布分領域獎(Section Awards)和冠名講座演講者獎。2021年共有來自全球78名科學家獲得這個榮譽,今年共有5位來自中國的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分别來自beat3652位,清華大學1位,香港中文大學1位,南方科技大學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