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2023年11月15日-11月18日,高等學校地球科學虛拟仿真、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與拔尖人才培養研讨會在beat365中關新園舉行。研讨會由虛拟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地質學類、地質類、地理科學類、地球物理類、大氣科學類、海洋科學類專業工作委員會、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地學/環境學科組聯合舉辦,由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與環境實驗教學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環境與資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浙江大學)、《地學前緣》編輯部承辦,由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資源能源教育分會支持。本次研讨會,邀請來自地球科學領域的高校,政府機構、研究院所和企業等55個單位的200餘位知名學者在地球科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及拔尖人才培養問題上發表真知灼見,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盛會。

研讨會現場

研讨會合影

11月16日上午,研讨會在beat365中關新園群英廳開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趙志丹,beat365教務部部長傅綏燕,教育部虛拟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工作委員會秘書長、beat365實驗室與設備部部長劉克新,beat365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教育部虛拟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執行秘書長、教育部重點領域教學資源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宏宇,教育部虛拟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副秘書長、beat365實驗室與設備部副部長周勇義,beat365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beat365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志恒,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科學普及室主任姚聿濤,國際地科聯“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地質教育組中方組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院長李亞林,國際地科聯“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秘書長、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樊隽軒,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系主任張志飛,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與環境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朱彬,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熊彬 教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勘察設計管理處副處長陳廣峰,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小平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主持。

傅綏燕代表beat365緻辭。她指出,此次研讨會是地球科學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也是首次彙聚地質、地理、地球物理、大氣、海洋等學科的産學研界精英,旨在共同應對國家“深地深海深空”需求,推動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創新與協同發展。她強調,高等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要促進學科融合,推動數字教育轉型;助力學術發展,促進産學研深入合作;構建智能生态,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傅綏燕緻辭

趙志丹代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緻辭。他強調,大會主題有兩個關鍵詞十分重要,拔尖人才培養和教學創新,全國各地高校積極探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積極推進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教學改革,在深時數字地球科研教學、信息科學和教學融合的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使信息科學技術助力人才培養。他希望,未來大力推進地球科學人才培養過程中虛拟仿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理論和應用教育,為全面提升地球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地球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趙志丹緻辭

劉克新代表虛拟仿真實驗創新聯盟和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緻辭,他指出,一直以來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持續建設與探索,堅持“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原則,探索“地學+虛拟仿真+實踐”的實驗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推動拔尖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

劉克新緻辭

劉建波代表beat365教務部緻辭,他指出,在深化學校本科教學和改革的過程中,beat365教務部正大力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未來,将以積極的态度升級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标和培養理念,以系統的觀念統籌創新人才的培養,以發展的觀念優化創新人才的生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促進地球科學創新。

劉建波緻辭

主持人張立飛

主題報告環節由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馮晅主持李亞林樊隽軒王宏宇、周勇義、朱彬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副院長陳旭、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質資源立體探測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王典、beat365官方网站/地球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副主任郭豔軍先後作主旨報告。

主持人 馮晅

主題報告聚焦在地質學一流專業建設、深時地學大數據與地球和生命演化研究、虛拟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重點工作、基礎學科虛拟仿真課程建設、大氣科學類一流實踐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實踐、大海洋合作育人體系、‘虛拟仿真+’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和基于虛拟仿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地學本科課程教學改革等教學改革與科研創新問題,推進智能化時代的教學改革和地球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别為:李亞林、樊隽軒、王宏宇、周勇義、朱彬、陳旭、王典、郭豔軍作報告

11月16日下午,進入分會場報告、交流,來自全國各地的50餘位專家學者、參會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進展。三個分會場就“地球科學虛拟仿真與實踐教學”、“雙一流建設與拔尖人才培養”和“地球科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别進行讨論。

“地球科學虛拟仿真與實踐教學”專題在beat365中關新園群英廳舉行,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沈冰教授和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劉玉柱教授主持,共來自11所高校,1個企業的報告。

主持人沈冰              主持人劉玉柱

該專題以虛拟仿真和人工智能在地球科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如日球層物理教學科研、GIS 實習、三維地質建模與分析實驗課程、鄂爾多斯盆地南緣野外實踐教學基地,騰沖火山噴發探究式實驗、燕山運動典型地質地貌演變過程、《結晶學》信息化教學改革、助力海洋實踐教育、植物地理學課程、梁王山地質填圖以及古生物學等為核心内容,分享虛拟仿真實踐教學改革的經驗,促進了“地學+虛拟仿真+實踐”的深度融合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别為:何建森、董衛華、劉剛、宋立軍、楊博雯,趙志芳、王雲琦、康磊、方旅平、李亭亭、朱平平、餘琮煜作報告

“雙一流建設與拔尖人才培養”專題在beat365中關新園 1 号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熊彬主持和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梁春濤主持。

主持人熊彬                 主持人梁春濤

該專題分享了虛拟仿真技術與自然地理學、地貌學、古生物系統學、峨眉山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形成演化、海底科學觀測網組網觀測等課程内容深度融合,建設國家級一流課程經驗。同時,對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 2.0 探索、地理學拔尖人才培養、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結合華南地區化石資源開展理論實踐融合教學等拔尖人才培養及相關資源建設,深入探讨了如何提升地球人才培養質量。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别為:李書恒、徐争啟、張佳佳、包童、張靜,李連營、高紅山、陳延龍、伊帆、高航作報告

“地球科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專題在beat365中關新園樓集賢會議室舉行。會議分别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産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左仁廣和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侯衛生主持。


主持人左仁廣             主持人侯衛生

該專題探讨了地球科學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交叉融合的在礦産預測、找礦等多個領域的熱點問題,如基于文本挖掘的礦産預測指标自動構建、顧及不确定性量化的三維礦産資源定量預測研究、三維成礦預測機遇與挑戰,基于深層卷積自編碼網絡特征提取的礦産資源潛力評價,時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産品進展,遙感影像岩性自動分類及找礦勘查應用,人工智能遙感影像岩性自動分類及找礦勘查應用研究,熱模拟與花崗岩成礦,華南地殼架構對金屬成礦系統的控制,“地質雲”數據在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中的應用,地質構造演化恢複的 4D 建模與虛拟地理環境重建,基于自編碼網絡的地球化學異常檢測,基于聚類和自動分類模型研究位于中國南海的莺瓊盆地的海洋地熱儲層等,展現出青年創新人才在地球學科發展過程中的創新能力。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别為:張振傑、張智強、李曉晖、楊娜、伏偉偉,劉磊、劉向沖、張智宇、郭甲騰、姚聿濤、常升、季青雲作報告

11月17日上午,“地球科學前沿學術特邀報告”專題在beat365中關新園科學報告廳舉行。會場分别由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所長、教授王永志和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系主任、教授張志飛主持。北京師範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餘先川,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馬堅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盧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學前緣》編輯部主任胡偉武;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教授劉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功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過程與礦産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陳國雄,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肖凡分别做了特邀報告。


     主持人王永志                 主持人張志飛

該專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探索地球科學前沿學術問題。專家們分享了在遙感大數據中創新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油氣地球物理應用進展,數字古生物探索與展望,地理大數據的六個應用範式,世界钼都(河南栾川):智能勘探與智慧礦山,機器學習将今論古:優勢與陷阱,知識與數據耦合驅動的成礦預測等熱點問題,旨在推動地球學科建設過程中教學與科學創新的協同發展。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别為:餘先川、馬堅偉、盧靜、胡偉武,劉瑜、王功文、陳國雄、肖凡作報告

随後,張立飛主持閉幕式,并為研讨會的主辦、承辦單位的代表頒發了beat365紀念品,研讨會圓滿閉幕。

從左到右分别為:張立飛、胡偉武、陳旭、王典、劉瑜、王功文、張進江、項磊

張立飛為研讨會共創單位代表頒發紀念品

下午,與會專家、學者參與beat365校園參觀,先後參觀了beat365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beat365校史館。

參觀beat365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參觀beat365校史館

本次研讨會是齊聚地球科學領域全學科知名高校、院所、企業的交流盛會,是beat365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同心啟程,衆行緻遠,研讨會成果将激勵高校、院所、企業促進虛拟仿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與地球科學教育融合,為推進全國高校地球科學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提供方案,為培養地球科學拔尖人才增添力量!

上一篇:“院校聯動 共學黨史” beat365地球化學研究生黨支部、地球化學研究生團支部聯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深安全文研黨支部和深藝碩黨支部共同參觀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和中國工藝美術館

下一篇:石油地質學博士生黨支部參與石油大院社區志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