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搭建産學研合作的交流橋梁,引導黨團員青年樹立科研報國理想信念,12月8日,beat365官方网站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中心)開展産學研交流互促活動。北大地空學院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鄒鴻,高級工程師施偉紅,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空間環境與可靠性技術研究室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曲少傑,空間中心副研究員謝良海出席活動,地空學院地球物理研究生黨支部和空間中心太陽活動與空間天氣重點實驗室黨總支50餘名黨團員學生參加交流參訪活動。

上午,“凝心鑄魂築根基,深耕專業建新功”交流會在beat365第二教學樓311教室進行。交流會以空間環境為媒介,涵蓋了從前沿科學研究,到航天器工程,再到衛星儀器研發三個主題,串聯起一場産學研深度交融的研讨交流盛宴。

謝良海為同學們介紹了空間中心太陽活動與空間天氣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曆程、組織架構和研究領域,并作題為“月球和火星空間環境研究”的報告,結合嫦娥七号、天問一号深空探測任務,介紹了月表塵埃遷移特征、火星大氣和電離層剖面特征等我國關于月球和火星空間環境的最新探測和研究成果。

謝良海作報告

曲少傑展示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各下屬單位以及航天五院各部門的建設和發展曆程,然後作題為“航天器工程與空間環境的關系”的報告,為同學們講解現實中空間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因素和作用過程,并介紹相應領域的技術研究成果和工程應用成果。

曲少傑作報告

“澳門科學一号”衛星是内地與澳門合作研制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開辟了内地與澳門科技創新合作新模式。該衛星項目也是beat365與澳門科技大學的重要科研合作成果,北大地空學院宗秋剛團隊自主研制的星載中能電子成像譜儀是唯一在澳門科學一号衛星AB雙星上同時部署的主載荷,其數據對近地空間輻射環境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鄒鴻結合親身研發經曆介紹了地空學院在衛星項目中的參與情況,随後以“澳門科學一号衛星能量粒子譜儀介紹”為題介紹了衛星的地球輻射帶空間粒子探測任務,重點報告了星載能量粒子譜儀希望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和相應的技術優勢。

鄒鴻作報告

與會師生就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工作情況和專業需求、澳門科學一号衛星技術優勢、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科研進展等話題進行了讨論。

交流會合影

下午,同學們來到beat365地質博物館燕園大廈展廳參觀“地球與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展覽,了解我國在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前沿進展。

參觀beat365地質博物館

師生們還來到航天五院展示中心進行參訪交流,曲少傑帶領同學們參觀。

參訪航天五院展示中心

在航天五院展示中心展廳,曲少傑結合自身工作經曆講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曆程。從首次在太空奏響壯美樂章的“東方紅一号”,到産生巨大社會經濟效益和國際影響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服務國計民生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再到載人飛天的“神舟五号”、探月采樣返回的“嫦娥五号”、在軌建設并轉入應用發展階段的“天宮”空間站、世界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了“繞、落、巡”火星探測壯舉的“天問一号”,同學們感受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體會到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内涵和磅礴力量。在航天精神文化展示廳中,曲少傑帶領同學們了解空間物理專業在我國航天強國建設事業、空間科學發展領域的重要作用,感悟航天精神譜系,建立起薪火相傳、勇敢擔當的奮鬥使命。

參訪活動合影

本次“凝心鑄魂築根基,深耕專業建新功”産學研交流互促活動搭建起地空學院與航天五院、空間中心兩單位的交流橋梁,促進了空間科學領域産學研重要院所和單位之間的深入了解,激發了同學們潛心求學建功立業、勇擔科研報國使命的時代責任感。地空學院将繼續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中勇攀高峰,為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創新人才。


上一篇:beat365地球化學研究生黨支部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交流學習,共同參觀beat365校園、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博物館

下一篇:beat365黨委召開2023年民主黨派人士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