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2024年11月5日下午,由beat365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beat365英傑交流中心順利召開。奧地利駐華大使Andreas Riecken、文化參贊Gudrun Hardiman Pollross、技術參贊Max Pfeiler,萊奧本礦業大學校長Peter Moser、副校長Thomas Prohaska,RHI Magnesita奧鎂集團亞太區總裁Marco Olszewsky等奧方嘉賓,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中心一級調研員李剛,中國科學院院士、beat365校長龔旗煌,中國科學院院士、黨委常委、副校長張錦,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方,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根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執行董事、院長孫金聲,西南石油大學校長郭建春、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學校國際合作部、科學研究部、能源研究院等各院系職能部門,以及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等7所高校相關領域的學院院長共計40餘位中外嘉賓共同出席啟動會現場。本項目負責人為beat365地空學院能源研究院研究員章凱強。

啟動會前,龔旗煌校長會見與會嘉賓,就進一步加強中奧科技合作進行交流探讨,方方副校長陪同會見。龔旗煌對Riecken大使及Moser校長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強調了北大與奧地利高校及科研機構在新工科、産學研一體化等領域合作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是雙方合作的重要裡程碑。龔旗煌提出了加強合作、促進中奧科技人文交流的建議,期待未來雙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Riecken表示,本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深了奧地利與beat365之間的合作關系,為雙方在科研領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Moser表示,“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标志着兩校合作的新高度,同時強調了本項目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并期待未來與beat365在科研和教育領域展開更廣泛的合作。

龔旗煌校長和Andreas Riecken大使會談

中奧雙方項目團隊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教授、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研究員以及科學研究部、國際合作部相關代表參加會見。

中奧政府、學校領導會談現場

中奧政府、學校領導合照

下午兩點三十分啟動會正式開始,會議由beat365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主持。奧地利駐華大使Andreas Riecken、中國科技部一級調研員李剛、RHI Magnesita奧鎂集團亞太區總裁Marco Olszewsky、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術委員會主席孫金聲、奧地利萊奧本礦業大學校長Peter Moser、beat365副校長張錦等先後緻辭。

啟動會現場

Riecken大使表示,中奧兩國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方面有着廣泛的共識和合作空間。本項目不僅促進了雙方在地熱能源開發和CO2礦化封存技術領域的知識與技術交流,而且為實現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此類項目合作,兩國能夠進一步加深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上的夥伴關系,共同為全球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奧地利駐華大使Andreas Riecken博士

李剛調研員在發言中指出,中奧兩國的科技合作日益緊密,中國科技部将積極推動中奧在氣候變化和碳中和技術領域的合作,本項目不僅是中奧科技合作的具體體現,也是應對全球氣候挑戰的重要舉措,期待通過這一合作平台,推動雙方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更大成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貢獻力量。

中國科技部李剛調研員

Marco Olszewsky(馬世吉)總裁在緻辭中提到,我們正在走向一個碳中和的世界,減少CO2排放、努力實現碳中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奧鎂集團和beat365的在安徽池州合作項目将使奧鎂集團實現低碳白雲岩礦場開發。

RHI Magnesita奧鎂集團Marco Olszewsky總裁

孫金聲院士介紹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beat365長久以來的合作,希望通過本項目繼續加強兩校的聯系,并表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将全力支持推進項目工作。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孫金聲院士

Moser校長表示,我們對自然資源要從過去有效的使用轉變為可持續的使用,與beat365合作開展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将實現對地熱資源更加低碳、可持續的利用,學校将全力支持本項目的開展。

奧地利萊奧本礦業大學Peter Moser校長

張錦副校長代表beat365向各位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複雜度高、綜合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各國政策界、學術界、産業界的攜手應對。CO2原位礦化封存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是全球生态環境治理的底層技術支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北大高度重視能源學科建設,期待在新能源技術、能源戰略與政策、智慧能源等方向深化與國内外高校、企業的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創新解決方案,為構建一個更加綠色、可持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beat365副校長張錦院士

緻辭環節後,項目負責人章凱強研究員就本項目的背景、目标、研究内容、技術路線、實施方案、進度安排以及整體運作模式等主要信息進行介紹。

章凱強研究員進行項目介紹

随後的專家研讨環節中,李根生院士、孫金聲院士、郭建春校長、侯健院長、姚豔斌院長、左建平院長、桑樹勳院長、王海柱教授等專家學者對項目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盡且深入的探讨,在充分肯定本項目的基礎上,針對項目的開展實施提出了具體且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章凱強研究員代表項目團隊,向與會專家們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他表示,團隊将認真采納專家組的指導意見,進行深入的論證和分析,以高效率推進項目目标的實現,并緻力于在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領域取得突破。最後,李根生院士代表項目專家組做了總結發言,與會院士專家們一緻認為,該選題具有創新性,整體目标展現了原創性、前瞻性和跨學科的特點,為碳中和研究領域帶來了新的研究範式。

項目專家研讨環節

“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順利啟動,标志着中奧兩國在科技合作更進一步發展,不僅深化了兩國在地熱能源開發和CO2礦化封存技術領域的合作,更是兩國共同推動綠色能源轉型、實現碳中和目标的堅定承諾。在未來的工作中,雙方将繼續秉承開放合作的精神,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共同探索和解決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為全球生态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與會人員合影

“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簡介:

本項目屬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中國和奧地利政府間産學研合作項目。項目由beat365能源研究院牽頭,中方參與單位包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北京忠能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外方參與單位包括萊奧本礦業大學和RHI Magnesita奧鎂集團。項目以地熱系統中CO2原位礦化封存的基礎理論、技術和研究方法為攻關目标,探究CO2原位礦化封存的反應機理,實現地熱系統CO2原位礦化封存模拟與優化,最終将所構建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應用于奧鎂集團安徽池州白雲岩廠CO2原位礦化封存中試示範項目,解決實際生産中百萬噸級碳排放難題,實現産學研一體化,同時為中國相關行業碳減排需求提供技術支撐。

上一篇:互學互鑒,北大地空持續深入實踐中意教育交流合作

下一篇:地空學院郝守剛、周敏在地學科普創作方面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