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20241118日至25日,國際地球科學研究對比計劃項目俯沖帶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與地球化學循環IGCP-709)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辦了第二屆國際研讨會,并組織了對摩洛哥馬拉喀什-卡瓦紮紮特地區泛非期Anti-Atlas造山帶内變質岩的野外考察。研讨會由IGCP-709項目組織,beat365、摩洛哥哈桑二世卡薩布蘭卡大學、摩洛哥-伊本佐爾大學和摩洛哥礦業集團Managem公司共同舉辦。本次會議共有來自中國、摩洛哥、美國、德國等4個國家和地區的60餘名代表參會,涵蓋了國内14高校和科研機構,國外6所高校和科研機構。

參會代表合影


  本次研讨會的主題是俯沖帶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與地球化學循環。會議聚集了國内外多個研究俯沖帶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及俯沖帶地球化學循環的研究團隊,圍繞俯沖帶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揮發分循環、闆塊構造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會場學術交流

IGCP709項目主席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教授作主題報告

IGCP709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摩洛哥哈桑二世卡薩布蘭卡大學Haissen Faouziya教授緻歡迎詞

IGCP709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德國波鴻魯爾大學Hans-Peter Schertl教授作報告

IGCP709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beat365魏春景教授作報告


  會議開,摩洛哥哈桑二世卡薩布蘭卡大學的Haissen Faouziya教授和摩洛哥礦業集團Managem公司總裁Lhoo Maacha首先代表本次會議的承辦方歡迎全體參會代表的到來,随後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IGCP-709項目主張立飛教授對IGCP-709項目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展示了有關俯沖帶非生物甲烷成氣的最新研究進展。著名高壓-超高壓變質專家和IGCP-709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德國波鴻魯爾大學Hans-Peter Schertl教授和beat365魏春景教授分别介紹了高壓-超高壓變質岩中礦物包裹體研究和相平衡模拟計算方向的最新研究進展。南京大學王勤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仁旭教授分别對俯沖帶内高壓-超臨界流體作用對地震和化學循環的影響進行了介紹。beat365宋述光教授、西北大學劉良、張成立教授、中科大高曉英教授等與會專家圍繞熱點問題進行了提問,現場研讨氛圍活躍、内容深入。本次會議口頭報告16個、展闆12份。

王勤(左上)、陳仁旭(右上)教授以及國内外專家作會議報告

報告積極提問與讨論


  摩洛哥處于西非克拉通、大西洋闆塊和活躍的阿爾卑斯造山帶的三重交接位置,幾乎擁有非洲西北部所有古生代和前寒武紀的地質體露頭,記錄的地球30多億年的地質曆史。包括西非克拉通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地體的Eburnean增生,古元古代shields的增生,泛非期和海西期構造帶的形成,中大西洋的打開,以及最新(始新世到第四紀)的岩石圈減薄事件。本次研讨會的野外主要圍繞摩洛哥馬拉喀什-卡瓦紮紮特地區泛非期Anti-Atlas造山帶内古元古代變質基底、新元古代蛇綠岩套、及造山帶變質地體等内容進行了野外現場考察與讨論,參與人數50餘。

會議野外考察


IGCP項目簡介:IGCP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的國際地科聯全球地球科學對比計劃之一,也是聯合國系統唯一的國際地球科學發展計劃項目,主要緻力于推動全球地球科學合作與發展,尤為注重全球不同大陸地質單元以及地質過程之間的對比研究。IGCP-709項目于2019年獲批,執行期5, 項目主席為beat365地空學院張立飛教授,項目主要負責人包括德國波鴻大學Hans-Peter Schertl 教授,尼泊爾Tribhuvan大學的 Bishal Nath Upreti教授、尼泊爾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Alexander I. Slabunov研究員,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Alberto Vitale Brovarone教授,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Haissen Faouziya 教授,中國科技大學肖益林教授和beat365魏春景教授, 項目秘書為beat365張貴賓副教授。 該項目主要針對全球範圍内高壓-超高壓變質帶開展對比研究,具體方式為:(1)組織野外實地考察,包括研讨會以及不同地質時代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的現場讨論,涵蓋從俄羅斯最古老的前寒武紀榴輝岩到西阿爾卑斯山的新生代超高壓榴輝岩,以及喜馬拉雅地區更為年輕的榴輝岩相變質岩石;(2)增進當前對俯沖帶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相關地質構造過程以及碳-水等深部循環過程的認識;(3)為彙聚闆塊邊緣演化的動力學模型發展提供依據。


上一篇:beat365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地質學論壇成功舉行

下一篇:互學互鑒,北大地空持續深入實踐中意教育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