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至29日,beat365官方网站于beat365中關新園成功舉辦第十屆“從原子到地球”高壓科學國際研讨會。會議由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實驗專業委員會、中國物理學會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流體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高溫高壓岩石力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交叉科學學會主辦,由beat365官方网站承辦、深地探測與礦産勘查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高壓科學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物理與力學學院協辦。會議共吸引了來自10個國家、65家海内外研究機構的3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
本屆會議的開幕式于2025年7月26日舉行,由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宏福教授、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beat365劉曦研究員共同主持。他們簡要介紹了“從原子到地球”高壓科學國際研讨會發展曆程、本屆會議籌備情況、出席會議的部分嘉賓,并主持了世界傑出高壓科學家毛河光先生、世界傑出高壓地學科學家周義明先生的大會邀請報告。

|

|
張宏福 |
劉曦 |
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教授代表承辦單位緻開幕辭,向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高壓科學作為研究物質在極端條件下行為的前沿領域,具有獨特而重大的戰略意義,在多個關鍵方向上對國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表示beat365一貫重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為高壓科學搭建開放共享的學術網絡,與世界各國頂尖研究機構攜手推進本領域的發展。他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共同推動高壓科學的前沿探索,共同開創學科發展的新局面,為高壓科學發展做出新的重要貢獻。
世界傑出高壓科學家、多國科學院院士毛河光先生在開幕式上高度贊揚了我國高壓地球科學的發展。他表示,中國高壓地球科學研究近十年的發展勢頭喜人,逐漸從稍微落後國際先進水平發展到并跑階段。他指出,如果大家繼續努力,再加上國家加大支持力度,未來十年可以開始領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姚玉鵬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基金委近年來持續資助了多項涉及高壓地球科學的重大研究項目,這些資助不僅為揭示地球産生、内部結構演化、物質循環等基本科學問題提供了支持,也為高壓地球科學的穩定發展、為我國高壓地球科學研究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實驗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章軍鋒教授在開幕式上表示,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多年來與中國高壓地學界開展深度合作,共享先進實驗設備,聯合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共同破解地球深部奧秘,攜手推動高壓地學進步。
此外,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第一屆“從原子到地球” 高壓科學國際研讨會的承辦負責人趙志丹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Hugh O' Neill教授,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Artem Oganov教授,哈佛大學Rebecca Fischer教授等,出席了開幕式。

|

|
趙志丹 |
Hugh O' Neill |
|

|
 |
Artem Oganov |
Rebecca Fischer |
本屆會議共設置了134個口頭報告、40份牆報,内容涵蓋高溫高壓實驗技術及其應用、地球與行星物質的數值模拟、高溫高壓礦物物理、高溫高壓實驗岩石學、高溫高壓實驗地球化學、高溫高壓物理-化學-材料學、地球與行星内部結構與演化等7個不同領域。會議期間,國内外高壓地球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分享科研成果、交流科學思想、讨論前沿課題、探索未知領域。與會者紛紛認為,本屆會議舉辦非常成功。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Hugh O' Neill教授也指出:“This symposium is a big success. It drives high-pressure Earth sciences to higher and deeper levels.”
會議期間,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宏福教授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高壓實驗及理論計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指出,絕大部分地球物質都處于高溫高壓環境,通過實驗和計算的方法研究它們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對深入研究火山、地震、礦産、地球宜居性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