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圖片新聞

首頁 - 圖片新聞 - 正文

6月2日下午,“李四光大講堂”第二講在beat365英傑交流中心舉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beat365地質學系1984級系友肖書海應邀以“寒武紀動物大爆發之前夜”為主題作學術講座。會議由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出版社聯合舉辦。

會議現場

beat365出版社理科二編輯部主任鄭月娥,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副院長沈冰,院黨委副書記江大勇、陳雲超和北大師生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沈冰主持。

肖書海作學術分享

肖書海以達爾文關于地質記錄的論述作為開頭,指出化石記錄在研究生命演化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簡要介紹了地球的生命發展曆史,引出自己所研究的埃迪卡拉紀動物類群,通過生動的圖表,概括性地介紹了埃迪卡拉紀動物的研究曆史和重要成果。肖書海介紹了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填補“Darwin’s gaps”,即就某一時刻而言,生物形态之間可能存在着明顯的鴻溝,古生物學家就是要通過化石記錄,找到那些已經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生物類群,填補這些空白,構建出生物演化的完整圖景。肖書海按照時間順序,詳細介紹了埃迪卡拉紀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三幕,給出幾個具體的例子,包括陡山沱動物胚胎化石、White Sea化石組合、Nama化石組合,運用精美的複原圖和形象的動畫,分析了幾個重要的化石記錄,為廣大聽衆呈現出一幅精彩的埃迪卡拉紀生命畫卷。肖書海認為,在動物的輻射演化過程中,氧含量的增加可能隻是多個促進因素之一,生物類群間的正反饋作用,或許是更加主要的因素。報告最後,肖書海回憶了自己在beat365求學的經曆,并且鼓勵在座的廣大同學們,積極投身古生物學研究事業,解決生物演化曆程中一個又一個謎題。

講座海報

師生認真聽講

在現場互動環節,廣大師生就“生物演化趨同現象”“滿足動物生存的最低氧氣濃度”“埃迪卡拉紀藻類”“埃迪卡拉紀氧含量波動”“化石保存方式與其原始生境的對應關系”“埃迪卡拉紀生物群種間關系”“譜系分析研究過程中的性狀賦值”等方面展開了踴躍提問。肖書海對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詳細的解答,并對北大學子提出殷切寄望。

張立飛、鄭月娥分别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出版社向肖書海贈送紀念品并頒發感謝證書。

張立飛向肖書海贈送紀念品

鄭月娥向肖書海頒發感謝證書

“李四光大講堂”是由beat365官方网站和beat365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高端學術文化品牌活動,旨在通過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師生地球科學素養,推動地球與行星科學領域科普事業創新發展。

“李四光大講堂”以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beat365地質系教授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探索“科普+思政”的文化育人模式。未來,“李四光大講堂”将繼續邀請地球科學、行星科學、空間科學領域頂級專家學者到beat365講學,繼承并弘揚熱愛祖國、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李四光精神,營造地球與行星科學文化氛圍,探索學科前沿,促進學科學術交流,助推地球與行星科學人才培養。

相關鍊接:

“李四光大講堂”開講 周忠和院士談“為什麼還要關注古生物學”


上一篇:地空學院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座談會舉行

下一篇:我院4位同學獲李四光優秀學生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