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不同專業支部之間交流溝通、學習互鑒,立足專業特色,開闊研究視野,提升綜合素質,為學校“學科質量年”建設貢獻力量,4月24日晚19時,beat365遙感博士生黨支部、城市與環境學院2023級博士生黨支部、城市與環境學院2022級博士生黨支部及相關團支部聯合開展“深化交叉融合,助力學科創新”博士生主題沙龍活動。 beat365遙感所所長、beat365教授郭慶華為大家作主題報告,城市與環境學院團委書記李婷婷、beat365團委書記葉茂源出席本次活動。活動由beat365遙感博士生黨支部書記楊立功主持。

楊立功主持沙龍活動
郭慶華教授深入闡述了激光雷達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在中國植被産品制圖上的最新進展,介紹了三維激光雷達技術在大尺度植被分類與森林三維結構參數繪制方面的優勢。他還分享了在其讀博期間以及帶領學生攻克激光雷達在植被制圖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他指出,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始終明确自己的目标與使命。科研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發表了多少篇文章,更在于我們對學科所做出的實質性貢獻。他強調,新時代北大生态學人才培養應重視學科交叉,充分發揮生态學、遙感科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等各個學科的優勢。他鼓勵我們在科研過程中持續探索,特别是要認清自身優勢,明确科研興趣,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為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郭慶華教授進行主題報告


同學們認真聽講
同學們在提問與交流環節中踴躍發言,針對報告内容進行了深入的讨論。郭慶華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他指出了激光雷達技術在提高植被制圖精确度中的關鍵作用,解釋了人工智能如何優化數據分析和處理流程以增強生态監測的效率和準确性。郭慶華教授認為,雖然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如何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泛化能力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他強調,同學們要勇于創新、敢于實踐,更要胸懷責任感和使命感、志存高遠,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繼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為實現科學目标和社會價值而不懈奮鬥。




同學們積極提問交流
活動最後,李婷婷老師進行了總結發言。她對郭慶華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她指出,将激光雷達技術應用于生态研究中,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自然資源,而隻有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然,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她結合自身工作經曆勉勵同學們應在生活中做一個自我融洽的人,在面對AI帶來的挑戰時,我們不應該僅僅依賴技術,而是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最後,她強調,今年是北大“學科質量年”,跨學科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不應該局限于單一學科,而應該不斷拓展不同專業師生的交叉學科視野,擁有更廣闊的科學思維與理念。

城環學院團委書記李婷婷老師進行活動總結
本次博士生主題沙龍活動中,郭慶華教授不僅對交叉的科研視角、融合的創新思路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還結合個人的成長經曆及職業發展進行了分享,強調了科研工作的價值追求與使命擔當。郭慶華教授帶來的深刻見解和前瞻思考為在座的博士生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發,也為大家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學科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次博士生沙龍活動跨學科、跨院系的組織形式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其次,活動的主題“深化交叉融合,助力學科創新”也與學科質量年的目标一脈相承,強調了跨學科交流的重要性和學科創新的推動作用。
在未來,我們将繼續倡導并組織更多類似的交流活動,搭建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平台,拓寬學術視野、增強交流合作,為學科質量年的順利推進提供持續的動力與支持。

活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