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beat3652024年思政實踐總結分享會在燕園校區二教410教室舉行。beat365團委副書記王楊,beat365黨委副書記陳雲超,院團委書記葉茂源,思政實踐課程助教、選課學生代表及全體2024級本科生參加此次總結分享會,院團委副書記禹淑彬主持總結分享會。
合影留念
王楊在緻辭中提到,在2024年全球局勢複雜背景下,我國依舊在生态文明、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思政實踐課程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廣闊的視野。他勉勵同學們通過思政實踐課程所見所學結合專業知識,轉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力量,厚植家國情懷,争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王楊緻辭
葉茂源彙報了學院2024年思政實踐課程的開展情況。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校團委的指導下,學院在2024年新建立4個思政實踐基地、新拓展5條思政實踐路線,院長張立飛,黨委書記李培軍,副院長甯傑遠、沈冰,黨委副書記江大勇、陳雲超等6名學院領導帶隊,10名班主任、輔導員,19名助教參與,6支實踐團隊分赴廣東廣州、山西婁煩和岚縣、湖南長沙、貴州綏陽、内蒙古四子王旗、廣東肇慶調研實踐,圍繞黨史國史學習、科技創新前沿、産業與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主題展開。
葉茂源彙報思政實踐開展情況
6支思政實踐團依次進行了成果展示。廣東廣州實踐團代表賀詩涵以“探海求真尋覓青春底色 奔赴深藍譜寫時代華章”為主題分享了在廣州的實踐經曆,他們深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親身參觀了“海洋六号”科考船和“夢想号”大洋鑽探船,深刻了解了我國海洋地質領域的科研進展。山西婁煩和岚縣實踐團代表高可悅分享了在山西婁煩和岚縣的經曆,他們參訪了高君宇紀念館、八路軍120師司令部舊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在駐村幹部、學院選調生院友的陪同下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感受到農村的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以及基層幹部的奉獻精神。湖南長沙實踐團圍繞“學于中建築夢史詩,赓續偉人紅色血脈”主題展開調研。通過參觀毛澤東故居、韶山毛澤東廣場等紅色教育基地,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同時,他們考察了中建五局的綠色建築項目,感悟到科技創新對于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貴州綏陽實踐團聚焦生态保護與鄉村振興,參訪了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河溶洞、黃魚村鄉村振興示範基地等地,學習當地如何将豐富的地質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了解當地在生态文明建設和農業産業融合方面的成果。内蒙古四子王旗實踐團在四子王旗博物館、武川縣博物館學習了解燦爛的草原文化,在四子王旗航天着陸場探尋神舟系列飛船、嫦娥六号返回器等“回家”的蹤迹,了解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曆程,踐行“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地空精神。廣東肇慶實踐團深入調研“百千萬工程”在地方經濟中的應用,考察了多家企業的創新項目,成立“黨團青年突擊隊”,帶着儀器設備到生産一線運用專業所學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展示了地空學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擔當。
各實踐團代表作彙報


現場提問交流
彙報結束後,王楊、葉茂源分别對各團隊的彙報進行了點評,贊揚了同學們在實踐中展現出的創新思維與擔當精神,并對同學們的實踐與彙報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陳雲超作總結講話。他表示,在學校的重視和學院的支持下,同學們走出課堂、深入社會、深入基層,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接受教育、增長才幹,圓滿地完成思政實踐課程。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汲取力量,将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書寫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創新答卷、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答卷、傳承文化面向未來的使命答卷,努力成長為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陳雲超總結
王楊、陳雲超為本次思政實踐的優秀個人代表頒獎,表彰他們在實踐中取得的突出成績,并激勵更多同學在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面貌和嚴格的标準參與思政實踐。

王楊、陳雲超為優秀個人頒獎
腳踏實地踐遠力行,仰望星空挺膺擔當,地空青年學子們将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繼續堅定為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貢獻青春力量的信念,在未來的學術探索與社會實踐中,以青春之志肩負時代之責,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精彩分享:
借助中建五局這一行業領軍企業的平台,我們了解到建築行業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特别是智能建造、綠色建造、數字建造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激發大家對科技創新的興趣與熱情,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而此次思政實踐課程的結束,标志着我們嶄新的起點。我們将帶着這次實踐中獲得的精神财富,以朝氣蓬勃的青年姿态,腳踏實地,心系祖國廣袤大地,仰望星空,懷抱創新驅動思想,為解決國計民生問題建言獻策,用青春的熱情響應新時代的感召,心懷光榮的使命鑄就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湖南長沙實踐團
我們在肇慶市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深入考察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并結合實際思考如何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為加強實地考察與理論學習的結合,實踐團通過日評會開展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集體閱讀讨論《擺脫貧困》的相關篇章,找到了與本地産業發展相契合的内容知識,尤其是新質生産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擺脫貧困和鄉村振興思想的理解,還引發同學們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産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廣東肇慶實踐團
在綏陽這座“産業強、百姓富、生态美”的城市中,實踐團的成員們完成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探索之旅。在新型工業提質升級、城鄉融合協調發展、現代農業擴量延鍊、文旅産業守正創新的背後,充分彰顯了“崇文尚信,自強奮進”的綏陽精神。同學們深入城鎮鄉野,在實踐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學們将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紮實的專業素養、更加堅定的行動力,将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貴州綏陽實踐團
千姿百态的娃娃從面團裡爬上來,五路财神陸續從手心裡走來……一個面團裡的大千世界便活動了起來。這就是岚縣面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岚縣建立了面塑一條街,有效地将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地方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這裡為面塑藝人提供集中展示技藝的平台,使更多人近距離了解面塑文化。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和旅遊業的發展,通過旅遊經濟鍊條的延伸,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一個細節是店裡牆壁上挂有岚縣面塑坊實踐帶徒聯系卡,上面詳細記錄了每個面塑師傅所帶學徒的情況,将非遺傳承真正落到實處。
——山西婁煩和岚縣實踐團
實踐活動的第三天我們驅車前往航天着陸場。沿途一片平坦的綠色,連地平線都是真正的“直線”。我們從公路走上草地,隻有兩條被壓出來的車轍印指引着車的前行。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找到了嫦娥六号的着陸點。這裡隻有一塊并不起眼的鐵牌,靜靜矗立在無盡的原野上。一個小小的艙體載着月壤緩緩落地,在現場看到的卻隻是草地上稀疏的一小片。一個走得比如此遙遠的飛行器,在蒼茫的草原之上留下的痕迹也就僅此而已。而這小小的返回器所載回來的東西卻會帶來巨大的科學進展和許多嶄新的發現。大與小的對比,就像大草原與我們。
——内蒙古四子王旗實踐團
“探海求真尋覓青春底色,奔赴深藍譜寫時代華章”,這不僅是本次實踐的主題,更是根植于每一位廣州團同學們心中的信念。走向深藍,我們無畏;投身科研,我們無悔!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必将把實踐所得轉化為理想信念的沃土,高尚品格的築基,過硬本領的搖籃。我們必将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以奮鬥姿态激揚青春、實現夢想,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态、永不停滞的前進姿态,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在奮鬥中夢想成真。
——廣東廣州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