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beat365理論與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生獎勵評分辦法(2023年7月修訂)
一、申請資格
1.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2. 學制範圍内、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在beat365就讀滿一年的全日制研究生。
3. 上一年度無違紀行為,無不及格課程。
4. 在職研究生及聯合培養未轉檔學生不參加綜合素質測評及獎勵獎學金評選。
二、評選要求
1. 獲獎學生需符合學校評獎要求。
2. 同年度的其他研究生特殊獎學金不與國家獎學金兼得,研究生自願選擇申報獎學金類别。
三、評選方法
1. 每年學期開始由研究生班主任統計學生個人加分情況,逾期未提交者視為自動放棄。評分根據學生互評+平時表現+社會服務+科研成果加分,各項評分細則見附表1,四項評分分值如下:
類别 |
學生互評 |
平時表現 |
社會服務 |
科研成果 |
分值 |
25 |
10 |
5 |
不封頂 |
2. 每年大額獎學金(8000元及以上)的評選按照學院分配的名額人數安排150%人數(按上一條四項評分總分順序)參加答辯,答辯時間暫定為9月第一次星期五報告會,并由評審委員會投票決定最終名次。評委由所領導和教職人員(含退休老師)組成,不少于5人。獲大額獎學金和獎勵按答辯成績順序,其餘獲獎按上一條四項評分總分确定順序。同年校長獎學金和大額獎學金不可兼得。
附表1. 評分項目細則
A. 學生互評:學期初開班會打出互評成績,所有人必須參加,如果不能現場參加互評,可申請以線上方式參加。不參加互評的同學視為自動放棄評選資格。
B. 平時表現:根據學生的考勤簽到情況并參考相關導師說明打分,分值基本規則見下表:
考勤 |
全勤 |
< 80% |
< 50% |
其他情況 |
分值 |
10 |
6 |
4 |
導師說明情況下可以視為全勤 |
C. 社會服務:包括學生參加校院團委、研會科協以及班級幹部,也包括專業網站管理員、辦公室管理員和對專業建設有突出貢獻者等,分值基本規則見下表:
職務 |
校、院團委副書記、研究生會主席、科協主席 |
校、研究生會副主席、科協副主席 |
校、院團委副部長、研究生會、科協部長、黨支書、團支書、班長 |
校、院研究生會、科協各部副部長、各班黨團支部委員、各班委 |
辦公室管理員、專業網站管理員、專業貢獻者 |
分值 |
5 |
4 |
3 |
2 |
3-5 |
D. 科研成果:文章等級按照同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基礎版小類)以及Nature Index收錄情況調整定制,具體分值見下表:
加分 類别 |
總分值 |
期刊文章 |
國際協會+組織報告 |
國内協會會議報告 |
國際協會競賽 |
國内專業相關競賽 |
文體競賽 |
發明專利 |
實用型專利 |
軟件著作權 |
國家級 |
省級 |
校級 |
第一類 |
40 |
Nature+Science正刊 |
|
|
|
|
|
|
|
|
|
|
第二類 |
30 |
Nature+Science子刊,PNAS |
|
|
|
|
|
|
|
|
|
|
第三類 |
22 |
Nature Index |
AGU+SEG +EGU OSPA |
|
|
|
|
|
|
|
|
|
第四類 |
17 |
中科院一區,中科院二區,GJI,Geophysics,G3,BSSA,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
AGU+SEG +EGU邀請口頭報告 |
|
|
|
|
|
|
|
|
|
第五類 |
13 |
中科院三區 |
|
|
一等 |
|
|
|
|
|
|
|
第六類 |
10 |
中科院四區,Remote Sensing |
AGU+SEG +EGU口頭報告, 其他會議邀請口頭報告 |
|
二等 |
一等 |
|
|
國家級 |
國家級 |
|
|
第七類 |
5 |
EI期刊+地震學報 |
其他會議口頭報告 |
CGU OSPA |
三等 |
二等 |
一等 |
|
省級 |
|
國家級 |
|
第八類 |
3 |
核心期刊 |
張貼 報告 |
口頭 報告 |
|
三等 |
二等 |
一等 |
校級 |
|
|
一作 |
第九類 |
1 |
其他 |
注:
1. 第一标注單位是beat365的文章才可計分。
2. 文章第一作者有100%分值,第二作者50%,第三作者25%,其他作者共享20%;競賽所有參與人平分分值,如果參加者認為貢獻與分值比例不同,可以在參加人員内部協商計分,但所有人員總分值不超過一作分值的200%;共同一作平均分配所占份額;導師一作,學生二作有75%分值,其他作者共享25%;排名高的作者分值不低于後面作者。
3. 競賽獲獎等級從最高級起算,例如最高獎為特等獎,則特等獎為第一等,一等獎為第二等,依此類推;文體和專業競賽加分各項不累加,取最高值。
4. 會議報告隻涉及報告人,其他作者不計分,參加會議隻計最高的兩次分;OSPA的學生導師不得為會議或專題的召集人。
5. 已經接收未發表文章按照80%的分值計分,并且隻适用于畢業年級學生。
6. 文章發表的有效時間最早為“線上發表”時間。專利授權的有效時間以收到“授權通知”時間為準。
7. 被中科院列入預警名單的期刊不予計分。
8. 第九類可以是任何前八類中未包括的科研成果,每項僅加1分。
9. 所有評分最終解釋權屬于專業負責教學的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