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不絕,精神永續——觀看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
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銘記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迹,從紅色曆史中激發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12月24日上午,遙感碩士生黨支部2020級黨小組在遙感樓518會議室組織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迹,傳承革命精神”主題觀影活動,共同觀看經典革命曆史題材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

影片海報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一部在1958年上映的經典諜戰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于敵占區,在危機四伏中與日本及國民黨特務巧妙周旋,冒着生命危險堅持發出重要情報,最後在上海解放前夕壯烈犧牲,為革命事業奉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影片中,李俠英勇奉獻,為了祖國和人民,不顧自身安危,堅持奮戰在第一線,面對敵人的多種酷刑,毫不畏懼,堅決不出賣黨和人民。這種堅守信念、無畏無懼、敢于鬥争、勇于奉獻的崇高精神深刻地感染了觀影的同學們,大家無不為此動容。

活動現場
電波不絕,精神永續。希望這滴滴答答的電波聲能夠跨越時空,告慰英烈之魂。正是因為他們不求名,不為利,願做黑夜裡的微光,才有我們今天國泰民安的祖國。先烈們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接力奮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我們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從紅色曆史中汲取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政治擔當,以昂揚奮進、主動作為的崇高姿态繼續前行、不懈奮鬥!
【觀影心得體會】
王晗:
在那個年代,有千千萬萬的李俠同志懷揣着對黨對人民的拳拳之心,不畏艱險,不怕強敵,敢于犧牲,将自身奉獻到偉大的革命鬥争事業中。他們的英勇事迹讓我堅信中華民族絕不會被打倒。中華民族也絕不會忘記為自由獨立鬥争所付出的犧牲與代價!作為新時代青年,應當繼承與發揚先烈們的光輝遺志,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曉媛:
看完電影後,我頓時明白了“電波”永不消逝的原因:電波,不僅僅是用電台發出的信息,還是主人公李俠同志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會随着他的肉體消失,而是激勵着身後千千萬萬的革命志士,而這種精神也會一直傳承下去,永不消逝。
常嘯寅:
受限于時代背景,這部電影的情節在現在看來可能略顯簡單,但是在各位藝術家的演繹下,卻顯得分外真情實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一幕,李俠同志明明知道自己行蹤洩露,卻依舊選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珍貴的情報,要知道,李俠同志之前已經因情報工作而入獄一次,他非常清楚自己行為的危險性,在如此危險的時刻,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那個生死存亡之際,正是千千萬萬如李俠這般的英雄站了出來,才讓我們國家避免了亡國的命運。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的犧牲,是為了我們現在和平的生活。
回望百年,赓續初心——參觀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
12月26日,遙感碩士生黨支部2019級黨小組赴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支部成員通過參觀展館内的珍貴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生動的圖片視頻、逼真的複原景觀,共同回顧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聆聽中華民族邁向複興的铿锵足音。
展覽以“不忘初心,牢記曆史”為主題,包括“建立中國共産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四個部分,圍繞這四個重要曆史階段,展館從社會發展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闡述了中國共産黨百年的奮鬥史詩。展覽内容豐富,史料詳實,從馬克思手稿到李大钊同志英勇就義的絞刑架、再到開國大典的檔案資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成就,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國共産黨百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
恰逢毛澤東同志誕辰128周年,今日的黨史學習教育更具有特殊意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通過展覽,支部成員深刻體會到正是老一輩革命家、科學家将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不怕犧牲,不懈奮鬥,将愛國情感與個人志向投入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才有了今日繁榮富強的祖國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更應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發揮專業所學和個人所長,繼承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赓續紅色精神血脈,走好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觀展之後,支部成員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姜卓君表示,有幸在建黨百年之際參觀黨史展覽館,對我們黨的輝煌曆史進行一次立體的、全方位的了解和學習。通過回顧百年來一批批共産黨人為實現救亡圖存、探尋民族前途,前仆後繼,筚路藍縷奠基立業,最終實現今日全面小康的偉大成就,我們對我們黨百年來的矢志踐行和初心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青年黨員,我們更需要牢記曆史,不忘初心,永葆共産黨員的赤子之情,才能實現紅色血脈的赓續傳承。支部黨員、2019級遙感碩士生班班長林曉娜也感慨萬千:“深入了解黨的發展曆史,讓我深刻領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未來我們将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态,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同學們認真參觀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