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黨團支部的先鋒模範與帶頭引領作用和激發黨團員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的事業貢獻青春智慧和時代力量,近期,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同構造地質學博士生團支部、構造地質學碩士生團支部、2021級本科生2班團支部聯合開展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系列黨團日活動。活動以黨建帶團建,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三個黨小組分别對接三個團支部開展線上線下活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一、聚集就業發展,踐行使命擔當
4月28日晚,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第二黨小組聯合構造地質學博士生團支部在逸夫二樓3331教室開展了就業分享交流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構造地質學專業2016級博士生楊立輝、2017級博士生廖聞,2017級博士生範雲松和2019級碩士生劉滢四位已畢業和畢業年級的黨員為現場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同學分享了他們關于職業選擇的考慮和求職心得,并對參會同學關于求職中的困惑給出了合理建議。

現場同學認真聆聽就業分享
構造地質學專業畢業生黨員楊立輝師兄從求職的方向選擇和求職前的準備等幾個方面向大家進行了介紹。楊立輝師兄目前就職于中信集團,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入校,他以線上的方式和同學們進行了分享。楊立輝強調在求職前最好能根據自身的情況優先确定幾個大的工作方向,鼓勵大家在明确非本專業範圍内的就業目标時,要勇于嘗試其他行業的實習和求職。他談到對于金融行業求職來說,實習經曆和有關證書比較重要,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楊立輝通過線上方式分享就業經驗
畢業年級黨員廖聞同學主要從職業選擇和求職經曆等方面和大家進行了分享交流。他着重分享了在民企實習和工作期間的經曆。對于應屆畢業生,他認為總體上有科研、政府機關、國企、民企四大就業方向,首先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明确工作方向,一旦明确了方向就應該通過多實習來嘗試該方向内的各個闆塊。廖聞重點介紹他在民企的求職經曆,和楊立輝一樣,他也認為要敢于嘗試給不同行業投簡曆,對于民企而言,實習經曆和證書同樣重要,同時他還給大家詳細科普了民企的工資組成和強調了應屆畢業生身份的重要性。

廖聞分享分享就業經驗
簽約福建省選調生的畢業年級黨員範雲松同學給大家介紹了選調生方向的就業經驗。他主要介紹了選調生的概念、有關選調生的備考内容及備考心得三方面内容。他建議作為一名選調生要放平心态做好基層公務。他具體談到了選調生考試的具體内容和備考心得,對于行測、申論和面試,可通過B站等渠道選擇相應的網課,并強調了模拟練習的重要性。
最後,簽約中海油的畢業年級黨員劉滢同學從互聯網、央企方向的職業選擇和求職曆程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在求職過程中,基于薪酬和穩定性兩個方面,她将互聯網和央企作為兩個主要的求職方向。由于互聯網公司相對重視實習經曆,她在前期就參與了互聯網公司實習。與行業類央企相比,互聯網行業薪酬相對高,但工作穩定性不如央企。她建議就業同學明确自身若幹就業方向,關注相關單位的招聘時間節點和考試内容,祝願大家能夠在求職過程中找到滿意的工作。

線下分享嘉賓合影
分享結束後,嘉賓們對現場同學在求職中的疑問一一進行了詳細和耐心解答。
二、緻敬最美勞動者,看見身邊的微光
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讓全體人民進一步換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beat365《咱們:看見身邊的光》人物肖像展覽在第二教學樓三層公共空間正式開展。5月2日下午,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第一黨小組黨員與構造地質學碩士生團支部團員共同參觀了本次展覽。
本次攝影展記錄了44組、54名北大一線服務人員的故事,這其中有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保安兄弟,有傳遞溫暖與關懷的知心阿姨,有埋首苦幹、默默奉獻的修車師傅等等。他們的工作,平凡而偉大,溫暖又明亮;他們的付出,如點點星光,照亮了整個校園。

黨團員細心參觀肖像照片
同學們在本次參觀活動中了解了基層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辛苦,感受到每一份工作背後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觀展過後,同學們深受啟發。李昂同學表示,《咱們》主題展覽令我印象深刻,使我意識到我們在校園裡的幸福生活,背後是無數基層服務者的默默奉獻。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到齊心抗疫的默默付出,這其中,有夫妻拍檔,一生奉獻北大;也有文藝才女,助力英傑成長。他們用汗水淬瀝出模範的光芒,他們是光,星星點點,卻璀璨異常。
白帆同學表示,通過參觀展覽,我看到了那些在北大背後默默付出的基層勞動者,從園丁到食堂廚師,再到校園保安等,每個人都在普通的崗位上努力的工作。每個人都是後勤保障工作中的一顆螺絲釘,缺一不可。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校動力中心工作三十多年的王加元、趙佃梅夫婦。從王師傅24歲來到beat365到現在的退休年紀,王師傅和他的妻子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付出了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這種深刻的羁絆讓他們早已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小心呵護,共擔風雨。感謝他們的付出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後勤保障。
李曉蓉同學表示,在園子裡生活總是會被台前幕後為我們默默服務的勞動者們所感動,食堂大叔的幽默風趣,修車師傅的技藝精湛,樓長阿姨的溫暖關懷……感謝這場展覽,讓我們看見了身邊的光,感謝這些在崗位上默默付出的溫暖,因為有你們,北大更加有溫度。你們平凡而又偉大,溫暖而又明亮。

觀展後黨團員合影
制服下,我們很少注意到他們的樣貌。鏡頭下,我們看見他們的獨特魅力。因為有你,才有了咱們的光。勞動最光榮,向勞動者緻敬!
三、健康生活,體育先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青少年講,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并且強調“‘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極其重要。2022年初,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給世人留下衆多精彩瞬間,展示着體育的魅力,也激勵着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5月13日,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第三黨小組聯合21級本科2班團支部開展了“健康生活,體育先行”主題線上學習活動。

栾天翔同志為黨團員授課
構造地質學研究生黨支部栾天翔、張啟越、張昊三位同志分别以“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曆程”、“2022冬奧會對我國國際影響力的體現”、“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為主題進行了講解。

張啟越同志為黨團員授課
栾天翔同志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改革開放以後、21世紀以來三個時間節點,深入淺出,詳細論述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曆程。中國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大國,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體育事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直到取得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張啟越同志以冬奧為切入點,多方面展現了中國理念、中國形象、中國方案在國際的傳播,并詳細解釋了冬奧對中國國際傳播的意義,表明中國可以以體育為契機,建立“自塑”的國家形象,以我為主,構建自身國際傳播能力,掌握話語的主動權。張昊同志以“體育為‘五育’之首”為标題,解釋體育在對各個塑造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回歸現實,解釋了我國領導人對體育的重要論述,最後由大到小,提出北大體育事業的發展與北大學生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張昊同志為黨團員授課
通過本次交流,同學們受益匪淺,深受啟發。彭冰柔表示,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集中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精神面貌,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一代代體育人懷揣民族夢想、家國情懷接續奮鬥,中國體育從“大”到“強”就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縮影,是人民群衆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印證,更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回望曆史,北大人活力與朝氣都與體育傳統息息相關。站在今朝,當代青年更應将體育融入日常生活,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