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中部元古活動帶的變質作用及地球化學,10萬元,1987、1
199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董申保,本人參加岩石學研究
2、揚子克拉通北緣藍片岩-榴輝岩帶的變質作用及構造研究,9萬元,1991、1
199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負責人董申保,本人參加岩石學研究
3、揚子地台北緣前寒武紀泥質岩系的高壓變質作用,7.5萬元,1994、1
1996、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負責人。
4、安徽省大别山地區官莊-雙塘梗地區1/5萬填圖,44萬元,1993、5
1996、12,地質礦産部項目。負責人
5、揚子克拉通北緣榴輝岩變質相研究。3.1萬元,1995、1
1997、12,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參加人。
6、新疆阿克蘇藍片岩帶變質作用及岩石構造成因。14萬元,1996、1
199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人。
7、南秦嶺造山帶中的兩類變質作用及其意義。14萬元,1996、1
199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人。
8、膠東地體縫合帶兩側變質相及構造環境研究。5.5萬元,1997、1
1999、12,國家教委博士點專項基金。參加人。
9、桐柏地區的變質作用演化及其與碰撞造山間的耦合關系,16萬元,1998、1
200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負責人。
10、華北克拉通的地殼結構與性質,100萬元,1999、1
2002、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參加人。
11、中國西部超高壓變質作用探究,76萬元,2000、1
2004年12,國家973項目,編号:G1999075508,參加人。
12、北秦嶺造山帶低壓變質作用研究,12萬元(自籌6萬)、2000、1
2001、12,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負責人
13、新疆阿爾泰造山帶低壓變質作用研究,26萬元,2002
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編号:40172031,負責人。
14、北秦嶺加裡東期花崗岩區域岩石成因及打的構造環境,5.5萬元,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1/1-200312,參加人。
15、泥質岩系高壓-超高壓相平衡研究,以大别山西段變質泥質岩為例,40372032,32萬元,2004
2006負責人
16、泥質岩和基性岩變質相平衡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40525006,160萬,2006
2009,負責人。
17、新疆阿爾泰造山帶高級變質岩中深熔作用的相平衡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060001062,6萬元,07-09。負責
18、國家創新群體項目,變質作用與造山帶演化:40821002,參加者,首批進款30萬元,二批進款25萬。
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西天山洋殼深俯沖超高壓變質及折返,項目批準号(40730314)(本年度撥款114萬元)(負責人:張立飛,參加人員:魏春景,宋述光,朱永峰等)
20、科技部973項目“深俯沖洋殼的化學變化和折返機制”(2009CB825007),2009-2012,負責人:張立飛,參加人員:魏春景,宋述光等,本年度撥款111萬元
2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南大别超高壓榴輝岩和片麻岩的相平衡研究,40972039,50萬元,2010
12。
2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山西恒山雜岩變質作用演化與TTG片麻岩深熔作用的相平衡研究,41172055,82萬元,2012
15。
23、中國地質科學院合作項目專題:華北克拉通高壓麻粒岩成因與變質演化,任務書編号:基[2011]02-42-01,項目編号:1212011121062。2011、1- 2013、12,45萬元,11年度進款15萬元, 12年度進款25萬;負責人:魏春景。
24、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合作項目,内蒙古溫都爾廟地區、冀北赤城地區變質作用合作研究,2011、1- 2013、12,54萬元,項目編号:1212010911005本年度進款,18萬元;負責人:魏春景。
25、國家創新群體項目,變質作用與造山帶演化:41121062,參加者,首批進款30萬元,2012-14.
26、科技部973項目“興蒙造山帶構造疊合與大規模成礦作用”(2013CB429801),2013-2017,負責人徐備,參加者
27、中國地質科學院合作項目專題:冀東遷安礦區麻粒岩的成因與變質演化,項目編号:D1432。2014、1
2016、12,45萬元,14年度進款15萬元;負責人:魏春景。
2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冀東地區麻粒岩相變質作用與TTG質岩石成因研究,41430207,350萬元,2015、1
2019、12.魏春景、宋述光、張進江、田偉
29、科技部973項目“深俯沖洋殼的化學變化和折返機制”(2015CB856105),2015-2019,負責人:宋述光,參加人員:張立飛、魏春景,宋述光、張貴賓、呂增,總經費: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