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午,地空學院團委、學工辦在逸夫二樓3221會議室舉辦院長午餐會。地空學院副院長張進江老師、黨委副書記于超美老師應邀與16名地空學院17級本科學生代表,就學院發展與學生成長等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院團委書記劉金秋老師出席會議。院團委副書記張鑫焱老師主持本次午餐會。
開會伊始,同學們就針對課程安排提出了尖銳的問題。楊一龍同學首先提出教學課程安排重複的問題。他指出,老師們在授課時出現了“地球部分講三遍、地球物理内容多次重複”的不良現象,浪費了同學們寶貴的學習時間。他認為,這是授課老師們之間缺乏課前交流的惡果。項洋同學補充反映,“地球科學概論”課程時間緊張,并且與前沿講座的部分内容重合。他建議将該課程分為兩個學習修習,讓同學們在逐漸了解專業後接受新知識。付天堯同學則建議對該課程内容做一些調整,在将各專業基礎内容統一講解後再分專業深入學習。張老師指出,這些問題,也是院系老師們正在思考的難題,他充分贊許了同學們提出的寶貴建議。設置新生研讨班和“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的初衷是培養綜合性人才,但不恰當的教學安排激發了負面效應。張老師表示,院裡将組織教課小組,讓授課老師在課前充分交流,盡可能突破教學内容重複冗雜的問題。

張進江副院長回答同學提問
随着讨論的熱烈開展,同學們紛紛就學習生活所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見解。李想和宋筱泊同學不約而同地提出院系師生聯系不緊密的問題。李同學希望院系能夠多組織如“探秘遙感樓”等切身感受老師研究環境的活動,以促同學提高學習興趣、明确方向,并拉近師生關系。宋同學建議将新生研讨班改為午餐會等較為輕松、愉快的非正式形式,以便師生更加放松、深入地交流。張老師肯定了兩位同學的建議,并表示将逐步把有益的改革建議落到實處。張老師認為,大學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師生互動模式,同學們應一改高中依賴老師督促的習慣,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建立聯系,增強互動。随後,常鶴翔同學提出,不僅是師生,學院内不同年級、本科生與研究生同學之間也應加強聯系,通過共同參與活動、同地點學習等形式增加不同年級同學見面和交流的機會,從而增強學院凝聚力。兩位老師對此表示贊同。此外,耿力同學聯系自身夏令營經曆,提出夏令營知識零散獨立、難成體系的問題,建議學院在開營前向同學提供先修慕課課程,以便同學提前學習行營相關知識。張君曼同學就自己在大學前不懂地球科學的問題建議學院編寫《地球科學概論》教材,為大學前同學提供一本成體系的理性科普性質書籍。張老師表示,這與學院學術研究成果的目标不謀而合,并表示将盡快啟動工作。李爍星同學認為,這種進入大學前對地空專業不了解的情況并不例外,他建議學院應該多向高中生及以下年級同學普及地空專業知識。張老師肯定同學建議,他指出,學院現依托李四光講師團多次進高中普及知識并取得顯著效果,未來也鼓勵學院教授們下學校傳教,表明北大地空學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決心。
輕松而高效的讨論過後,午餐會進入尾聲。張老師總結,午餐會為學院老師和同學提供了一個有效溝通的平台,學院将深入思考同學們提出的疑問,認真聽取同學們提出的建議,揚善除弊,精益求精;同時,也鼓勵同學們繼續建言獻策,讓學院能夠及時了解同學們的所需所想,更好地為同學服務。會後,與會師生合影留念,為午餐會畫上圓滿的句号。

與會師生合影留念
供稿:beat365學工辦、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