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特别是按照beat365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雙一流”建設,開啟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發展新征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曆史性貢獻。在年度共青團系統各項評優表彰的基礎上,校團委正式啟動評選beat365“高君宇獎”,并将其作為北大共青團系統最高榮譽,“獎給為集體貢獻最大的團員青年”。“高君宇獎”以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中國共青團創始人之一、地空學院院友高君宇同志命名。根據《beat365“高君宇獎”評選章程(試行)》的相關規定,beat365“高君宇獎”評審委員會組織開展了首屆beat365“高君宇獎”的評選工作。經基層團組織推薦申報、評審委員會材料初審及複審、終評答辯等評選環節,全校共有10名師生獲得首屆“高君宇獎”,10名師生獲得“高君宇獎”提名獎。
由地空學院團委推薦的2017級碩士生伍昕钰同學在全校衆多推薦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首屆beat365“高君宇獎”提名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伍昕钰同學的先進事迹。

伍昕钰,男,漢族,中共黨員,1994年12月生,beat3652017級碩士研究生。曾獲beat365十佳學生黨支部書記等榮譽,所在支部曾獲北京高校紅色“1+1”示範活動三等獎、beat365優秀黨支部等榮譽。2011年參軍入伍後,成為北大第一位大一新兵;退伍歸校後,擔任本科生黨支部書記,注重黨建帶團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效顯著;作為北大自行車協會執委會主席,緻力校園品牌社團發展,作為總負責人組織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高校山地車交流賽”。
“學生士兵”伍昕钰
2011年伍昕钰初入燕園,本應開始美好大學生活的他,卻毅然選擇響應國家号召,隻在校園裡生活了三個月便走入了部隊,成為一名軍人。兩年軍旅生涯中,伍昕钰牢記“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地空精神,積極參與軍事訓練、主動學習專業技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他,獲得團營嘉獎三次,記優秀士兵一次。伍昕钰作為地空學院第一位參軍入伍的學子,同時也是北大第一位大一新兵,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自2011年以來,地空學院已經連續6年共計7名學子走進部隊。兩年後,伍昕钰帶着部隊的優良作風回到學校,繼續學業。

伍昕钰服役期間與學院黨委副書記于超美老師合影
“學生黨員”伍昕钰
伍昕钰在軍隊的優異表現,使他得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2014年年底,學院黨委決定以本科生黨支部為試點,成立跨三個專業、含四個年級,覆蓋總計12個團支部的學生黨支部。新支部成立以後,伍昕钰被推選為支委。半年之後,又被全票選為書記。擔任支書期間,伍昕钰注重黨建帶動團建,積極開展黨團日活動。為了提升黨、團組織在同學間的影響力,他創辦了微信公衆号、向北大新聞網投稿8篇,最終累計發展了9名優秀共青團員入黨。任職期間,他所在支部榮獲beat365優秀黨支部、北京高校紅色“1+1”示範評比活動三等獎、黨團日聯合主題教育活動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伍昕钰本人也被評為beat365“十佳學生黨支部書記”。

伍昕钰與他所在的黨支部
“學生骨幹”伍昕钰
作為積極參與beat365學生社團活動的一名學生骨幹,伍昕钰始終秉承着“為同學服務”的理念。2015年,伍昕钰加入北大車協,參加了從蘭州,經甘南、阿壩,抵達成都,全程共計1400多公裡的暑期遠征。抱着反哺的心态,他在遠征結束之後留在車協,進入了主席團,服務協會中的同學們。他在任期中與理事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使得北大車協被校團委評為五大“品牌社團”。2016年5月,在校團委和體教部老師們的指導下,伍昕钰作為交流賽的總負責,帶領北大車協在固安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高校山地車交流賽”。這場比賽吸引了全國18個省市,共計109所高校,超過900名選手參賽。而這個賽事也成為了全國高校自行車運動中,組織規模最大、選手水平最高的競技賽事,成為了一代車協人引以為豪的社團神話。

伍昕钰與他熱愛的北大車協
作為“優秀大學生義務兵”“品牌社團帶頭人”和beat365“十佳學生黨支書”,伍昕钰把個人成長融入到集體發展中,不懈踐行者“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地空精神。現如今,他又承擔起了研究生班黨支書和班長的職責。憑借着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學院“黨團班一體化”的優勢,黨建、團建、素拓等一系列活動得以順利展開。談到自己的這些選擇,他說,“作為北大青年,實現個人價值固然重要,但更要承擔社會責任和曆史責任,勇做時代弄潮兒,成為中國夢的‘圓夢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