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2019年3月24日至4月3日,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礦物物理學家雷德芬·西蒙(Simon Redfern)教授訪問beat365官方网站,與學院領導進行了會晤、學術講座以及與學生會談等一系活動。

2019年3月24日下午,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教授與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張立飛陪同劍橋大學校長斯蒂芬﹒圖普(Stephan Toope)和beat365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在臨湖軒進行了會晤并聆聽了圖普發表了題為“焦慮時代下的全球大學(Global universities in an age of anxiety)”的演講。

陪同雙方校長會晤(Simon Redfern 左四;張立飛 右一)

4月1日雙方舉行與科研教學交流座談會,beat365書記李培軍、院長張立飛、副院長劉瑜、副院長甯傑遠、副院長何建森、院長助理沈冰、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的常燎研究員、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郭豔軍、劍橋大學博士生馮曉蕾等參會交流。交流會由副院長劉瑜主持。

首先,beat365院長張立飛對雷德芬·西蒙教授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随後,西蒙教授與地空學院的老師們就研究生交流、本科生的國際野外實習以及科學研究方面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的讨論,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座談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度過,座談雙方也互相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促進了beat365地空學院與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之間的合作,使雙方的合作内容變得更為具體,對beat365地球科學的“雙一流”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座談會後留影

3月30日至4月3日晚上,雷德芬·西蒙在逸夫二樓3331報告廳以“礦物行為原理:如何從地殼到地核建造行星”為題,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而有深度的講座,引導同學們走入學術的世界,感悟地質學科的魅力。報告分别由劉瓊副教授、張貴賓副教授、常燎研究員、胡天躍教授和傳秀雲教授主持。

在講座的開始,雷德芬·西蒙教授對大家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地球是由什麼構成的?” 另一個是“誰第一次觀察到原子?”然後圍繞問題展開對于組成地球的各種礦物中矽氧四面體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深入講解,由矽氧四面體以不同連接方式形成了島狀、鍊狀(雙鍊狀)、層狀(片狀)、三維架狀矽酸鹽,以多種形式的二氧化矽為例,将化學熱、動力學理論的數學推演與二氧化矽形成條件及環境的地質指示意義相結合。

随後的授課過程中,有三個方面的課堂教授方法使學生比較受益:(1)從長石的三端元構成講起,對長石的晶體特征進行了詳細而生動的講解,深入淺出的介紹了長石在不同條件下的相變原理,還構建了相變圖将相關參數有機的關聯在一起,拓寬了同學們的專業思路。(2)定量化講解了礦物間同質多像體的穩定性由吉布斯自由能決定時,引入化學熱力學中“焓”和 “熵”等概念;之後講了輝石的基本結構和晶體化學、輝石的相變及出溶結構;後來還介紹了不同類型的固溶體并舉了橄榄石、長石等例子。不但講解了概念,還将概念間的關系進行理論推導,使同學們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啟發式和自主式的課堂讨論與練習。(3)講解各礦物組成、結構與其物理化學性質及地質學研究應用間的關系。将物理化學第一性原理等知識運用其中,針對具體礦物、物相,進行成鍵鍵能、化學組分及穩定域的理論推導,讓學生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夠從熱力學(能量)的角度分析、理解礦物的行為,并有效掌握了方法。

授課現場

4月3日下午,雷德芬·西蒙教授和馮曉蕾博士在逸夫貳樓3221會議室與同學們進行了“師生交流座談會”。會議由礦物、岩石、礦床學研究所董琳副教授主持。首先,董琳老師向同學們介紹雷德芬教授和馮曉蕾博士。座談會開始後,同學們積極地向教授提出自己的問題,包括要想上劍橋讀研究生需要做哪些準備、大學的精神是什麼等等,教授也一一給予解答。此外,雷德芬·西蒙教授還一一詢問了每個人現在的專業和未來的計劃,全程在輕松而歡快的氛圍中進行,每一位到場者都感覺頗有收獲。

雷德芬·西蒙教授在授課過程中為大家介紹英國劍橋大學的教學方式。在劍橋大學,采用的是小班教學模式,老師很注重學生的掌握情況。通常在講完課後就會有分組的課堂聯系,學生分組讨論給出答案,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随時請教助教。同時還有不定期的老師學生1對1教學,盡最大的程度使每個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其與中國的大班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别,并鼓勵同學們學習地球科學,還為同學們寫下了寄語。劍橋大學的博士生馮曉蕾,為同學們展示了利用超算進行晶體預測研究的最新成果,她從物理的角度出發,進一步解決了地學問題,并歡迎大家到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學習和交流。在最後一節課,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研究所傳秀雲教授代表所有老師和學生向西蒙教授和馮曉蕾博士贈送了北大的紀念品和賀卡,以表示同學們對該課程的喜愛和對老師的感謝。

雷德芬·西蒙(Simon Redfern)教授的到訪和授課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合作關系,使老師和同學們對于劍橋大學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了beat365地空學院在科研與教育方面的影響力,使得beat365邁向“雙一流”大學的建設更進一步。

雷德芬·西蒙教授寄語

上一篇:地空學院赴紅樓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團日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青年交流活動

下一篇:beat365官方网站 “百年五四,獻禮科學” 第三屆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決賽 圓滿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