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at365官方网站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兩位博士生分别在國際學術會議上榮獲青年科學家最佳論文/最佳海報獎,展示了我院空間科學研究的突出成果。
在近日于中國廣州召開的第六屆亞太太陽物理大會上,北大空間所2020級博士生徐昱獲頒青年科學家最佳論文獎。該獎項頒給會議中優秀的學生/博士後報告或海報的展示者,國内外共計三人獲獎。
徐昱于2020年9月作為直博生入學beat365官方网站,師從田晖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日冕/星冕物質抛射的光譜學診斷,具體研究課題包括:搜尋全日面積分光譜中的日冕物質抛射信号,開展星冕物質抛射的數值模拟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首次在全日面積分的極紫外光譜中認證出由物質抛射造成的藍移次峰/藍翼增強 ,并由此重建抛射物質在三維空間中的速度矢量;(2)發現一些暗條抛射會導緻全日面積分的極紫外He II 30.4nm輻射和射電輻射下降,這一遮擋暗化現象為搜尋恒星暗條抛射提供了一個新途徑;(3)針對年輕類日恒星上的星冕物質抛射開展了三維磁流體力學數值模拟研究,首次定量研究了星冕物質抛射對恒星角動量損失的影響,并基于模型研究了利用極紫外光譜搜尋星冕物質抛射信号的可能性。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将日球層物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拓展到恒星-系外行星系統的潛力,為将來搜尋星冕物質抛射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受到了國内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圖1 (左)徐昱同學在第六屆亞太太陽物理大會獲獎證書;(右)尹澤藩同學在第八屆亞洲-太平洋等離子體物理大會獲獎證書
此外,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召開的第八屆亞洲-太平洋等離子體物理大會(AAPPS-DPP 2024)上,beat365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尹澤藩做邀請報告,并展示了題為“Localized Magnetic Field Perturbations in 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and Their Trapping Mechanism for Energetic Particles”的海報,榮獲大會愛思唯爾青年海報獎。該獎項由國際著名科學文獻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資助設立,每年從被提名的博士生或博士畢業兩年内的青年科學家中遴選出兩名獲獎者。
尹澤藩同學的報告展示了關于行星磁層局地磁場擾動及其對能量粒子束縛機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利用地球磁層中Van Allen Probe衛星以及土星磁層中Cassini衛星的觀測數據,提出了地球磁層中局地磁場下降結構Magnetic Dip以及土星磁層中伴随有局地磁場上升的注入磁通量管對于能量粒子的束縛作用,揭示并解釋了前人研究中所忽視的能量粒子色散特征對于粒子投擲角的依賴性,并進一步分析了粒子束縛機制對于等離子體波動激發的貢獻。相關工作均于近年發表在GRL、JGR等空間物理核心期刊上,受到了國内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尹澤藩同學目前為beat365官方网站空間物理學專業碩轉博二年級研究生,指導老師為周煦之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球和行星磁層物理學以及極光動力學,現已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7篇,曾獲首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資助。
兩位博士生的獲獎不僅體現了個人學術能力的卓越,也展示了我院空間所研究團隊在太陽物理、空間物理與行星科學領域的領先地位。相信他們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将繼續為推動空間科學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