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北京 —— 在beat365官方网站舉辦的“青年地學沙龍”上,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胡清揚教授應邀作專題報告,題為《深部化學引擎調控的淺部與地表環境》。本次報告聚焦地球内部深部水循環的物理化學機制,探讨深部流體如何驅動地球系統演化并影響地表環境的長期變化。
胡清揚教授長期從事地球深部水—礦物體系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緻力于揭示水作為“深部化學引擎”在地球内部的作用機制。他通過金剛石對頂砧裝置和高壓高溫合成實驗,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深入探索含水礦物在極端條件下的穩定性與物性演化,發現水能夠通過結構水或超臨界流體形式深度循環至地幔乃至核幔邊界,進而影響物質交換與熱動力學過程。
在報告中,胡教授重點介紹了水在不同深度、礦物賦存環境中的物理化學行為,及其對俯沖帶演化、岩漿生成、大氣氧化還原狀态等地表過程的深遠影響。他指出,地球深部并非“封閉惰性”的系統,而是一個活躍的含水反應圈,其潛在的調控作用或可解釋某些地質曆史階段的關鍵轉折,如全球氧化事件或宜居性維持機制。
本次報告内容深入淺出,融合高壓地球科學、行星演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等多學科視角,引發現場師生的濃厚興趣與熱烈讨論。胡教授強調,深部過程對地表環境的調控作用不可忽視,未來在理解行星宜居性、全球氣候演化與地球長期可持續性方面,深部流體循環的研究将發揮越來越核心的作用。他的研究為連接地幔深部動力與地表地球系統之間的耦合關系提供了重要啟示,也展現了基礎地學研究在應對重大科學問題中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