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北京科學教育館能力提升系列學術沙龍在beat365英傑交流中心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為“科研成果科普轉化,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beat365科學技術協會、beat365地質博物館承辦,來自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beat365科學技術協會、beat365城市與環境學院、beat365生物标本館、beat365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beat365地質博物館、北京北大寶石鑒定中心的二十餘位專家及學生志願者參加了沙龍。

沙龍現場
沙龍由beat365地質博物館周敏工程師主持,北京自然博物館邢海副研究員作了題為《古生物學科研成果的科普轉化與科學傳播—以北京自然博物館為例》的報告,邢海老師介紹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曆史和現狀,以及基于館藏标本的科研成果,組織特色展覽,科普創作和組織科普活動的經驗。beat365地質博物館館長孫元林教授作了題為《高校專業科研型場館科普工作經驗及困境—以beat365地質博物館為例》的報告。beat365地質博物館隸屬beat365官方网站,是學院古生物、空間物理、材料學、構造學等多領域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地質博物館利用網站、公衆号、VR視頻等,通過撰寫科普書籍、組織常設展覽和專題展覽等多種形式開展科普工作。孫元林老師介紹了地質博物館近年多項優秀科普工作,同時也提出了目前面臨的人員和場地問題。


邢海副研究員、孫元林教授分别作報告
兩個專題報告引發與會人員的深入讨論,中國古動物館展教部葛旭主任分享了科普工作經驗,并希望各館可以合作進行文創開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吳少華老師介紹了動員專業老師走入博物館參與科普的做法,以及正在進行藏品數字化工作。beat365生物标本館常務副館長賀新強教授介紹了标本館成功舉辦的多次科普活動,以及優秀志願者團隊的組織經驗,今後希望加強各館之間的交流合作。beat365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商晨雯老師介紹了博物館科普工作情況,并希望能與科協有更多合作,提高科普能力,加大科普傳播力度。beat365城市與環境學院朱江玲高級工程師介紹了基于beat365塞罕壩人工科學觀測站(現已獲批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開展的科普工作情況,今後計劃通過線上的形式進一步展開科學傳播工作。
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的譚超部長介紹了中心為北京市科技館服務,搭建交流平台,共同發展,以及将加強科普研究工作的設想。beat365科學技術協會副秘書長鄭英姿老師介紹了北大科協的科普工作情況,肯定了校内各館的科普工作,并表示進一步加強科普組織和交流工作。
最後與會人員前往beat365地質博物館、beat365生物标本館、beat365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參觀和交流。本次沙龍成為校内外科學場館科普交流的新起點。

參會嘉賓合影
會務:李家春、李悅、朱偉鵬
記錄:李彤
整理:周敏
校稿:鄭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