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8日下午,由beat365作為牽頭單位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重點專項“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軌道尺度海洋脫氧的時空演化”青年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beat365中關新園順利舉行。
本次項目實施方案啟動會邀請到beat365能源研究院金之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沈樹忠院士、beat365物理學院胡永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中強教授、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胡修棉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楊石嶺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吳懷春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沈冰教授、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王曉梅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羅根明教授等專家學者莅臨指導。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張峰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部綜合與戰略規劃處鄭袁明處長、beat365科學研究部張琰副部長、beat365科學研究部重大項目辦廖日坤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劉瑜教授等領導出席會議。項目負責人beat365官方网站李明松研究員、任務負責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産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沈俊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姚炜琪副教授、項目承擔單位的各位項目成員與兄弟單位師生共40餘人參加會議。

領導緻辭
會議開始,beat365官方网站領導劉瑜教授、科學技術部領導張峰處長、beat365科學研究部領導張琰副部長先後緻辭,對項目的啟動表示了祝賀,并對項目的實施、管理和預期成果等方面提出了期待與要求。在劉瑜教授的主持下,李明松研究員對項目總體情況作了彙報,并介紹了項目任務一“海洋脫氧的軌道尺度地質時間軸”的基本情況。随後,姚炜琪副教授介紹了項目任務二“海洋脫氧的高分辨率時空重建”的基本情況,沈俊教授介紹了項目任務三“海洋脫氧的觸發機制與敏感度”的基本情況。

項目彙報與學術交流報告
在金之鈞院士的主持下,與會專家學者對彙報内容進行了詳盡的點評并給出了極有建設性的建議,充分肯定了本項目的重要性與前沿性,并對項目推進中科學問題聚焦的凝練性、任務關鍵環節的可行性、人才隊伍培養的重要性着重予以強調。與會專家建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聚焦地球系統的根本性問題,以工作的創新性和基礎性為導向,期待項目能在PETM的關鍵科學問題上做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突破。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進一步明确了項目的整體目标和實施方案,為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專家點評
與會專家學者點評後,在沈冰教授的主持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元耕副研究員作了題為“海洋脫氧時期古生态穩定性的演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學院楊義特任副教授作了題為“地質脂類示蹤海洋缺氧過程”的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對兩場報告進行了讨論。
5600 萬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時期發生了快速的巨量碳排放和海洋脫氧事件,為當今全球變化進程提供了參考。然而,由于缺乏客觀的高分辨率時間軸、有效的定量表征方法和可靠的全球尺度地球系統重建,該研究仍面臨着諸多挑戰。beat365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南方科技大學等單位,立足于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前沿,聚焦PETM時期海洋脫氧的時空演化規律,廣泛采集大洋鑽探和海相剖面的沉積樣品、搜集并建立古環境和古氣候數據庫,利用天文年代學及海洋脫氧全球重建新技術,查明海洋脫氧的精細時空演化過程,揭示脫氧事件的觸發機制與敏感度,深化地球宜居性演化的科學認知,增強對當今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洋脫氧進程的理解和預測能力。

會議合影
撰稿:朱晗宇、李明松
攝影:王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