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這場無與倫比、精彩絕倫的冰雪盛宴,讓世界領略了中華民族的自信,也向世界有力傳遞着共赴“更團結”未來的美好期許。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同時,無數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也默默奉獻在各個領域,用青春和自信向世界展現出亮麗的中國名片。beat365官方网站多位師生作為“冰新一代”冬奧志願者和技術官員服務賽事各項活動,用笑容溫暖了這個冬天,學院推出“冰雪天地人”系列文章,為大家講述地空師生服務冬奧背後的故事。

楊澤坤,beat365官方网站地理信息科學專業18級本科生,曾任地空青協項目管理部副部長,地空青協秘書長等職務。曾獲2018-2019學年beat365三等獎學金、三好學生,2019-2020學年beat365學習優秀獎,2020-2021年學beat365五四獎學金。在本次冬奧會中擔任冰立方上下車引導志願者。
心系冬奧,指引征途
楊澤坤認為樂于助人的品質、結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願望和奧運情結三者的結合促使他報名成為了一名冬奧會志願者。他這樣回顧自己的志願者初心:“為别人去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令人心情愉悅的,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認識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友,這樣的經曆非常難得。加上我有點奧運情懷在裡面,所以就積極參與了北京冬奧會志願工作。”
楊澤坤主要負責冬奧會交通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為運動員和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員指引上下車的位置,以免他們走錯路。有時還需要提供一些叫車服務,會在北廣場上為媒體等相關工作人員指路,基本上是一些交通指引服務。”這樣的工作看似十分簡單基礎,但對于完全不熟悉北京路線的外國友人來說,這樣的幫助卻是不可或缺的。

樂觀務實,克服困難
冬奧會的志願者好比中國面對世界的一扇窗戶,其言與行展現着中國的風貌。與此同時,他們的任務不可謂不多,困難和突發情況是常有遇見的事情。難能可貴的是,楊澤坤在承擔起志願責任的同時,依然能時刻保持耐心且樂觀的态度。
他回顧道:“在工作中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在于口音。以俄羅斯人為例,很多俄羅斯人的英語口音嚴重,這給我們的交流帶來比較大的困難。不過耐心的态度和手勢最終能解決問題,我們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慢慢理解對方。我們領域内志願工作的氛圍很好,大家有什麼困難都會及時在微信群内反映,遇到的困難基本都解決了。”

友好交流,中外橋梁
在工作中,運動員友善耐心的态度給楊澤坤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說:“在指引過程中,很多時候我的英語說的沒那麼熟練,偶爾會出現卡殼的情況,但是運動員或者是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員也不會打斷,他們會很認真的聽,打手勢,并且繼續和我開展對話。此時我覺得人和人的溝通是十分容易的。他們的禮貌和耐心也會給我自己莫大的信心來完成自己的指引服務。”
楊澤坤的印象或許是志願者們印象的一個縮影,志願者與運動員們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彼此在對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志願者們用熱情,點起了溫暖的篝火,驅散了冬天的陌生和寒冷。冬奧會志願者好比中外溝通的橋梁,為外國友人提供幫助的同時也向外展現真實、友善、開放、包容的中國。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友善的火光并未熄滅,而是在冬奧會中默默燃燒,溫暖世界。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楊澤坤希望志願者之間多一些理解,包容和幫助,他感慨到:“我認識到承辦奧運會确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疫情防控和場館運作的工作是系統而複雜的。我們大多都是第一次做這種大工程的志願者,難免有一些不夠完美的地方。志願者之間能夠相互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相互幫助,才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留下快樂而難忘的經曆。”
在最後談到收獲時,楊澤坤說:“我最大的收獲是有了一份難忘的經曆,在冬奧會的服務過程中,我不僅認識了許多朋友,更是深刻領悟到了志願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能夠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緻。正是在這樣正能量的沐浴下,我對一切事情都抱有熱情和希望。我覺得志願服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用熱情和真心對待别人的同時,别人也會這麼對待你,這樣就構建了和諧的關系,這也是志願服務最大的樂趣所在吧。”與其他冬奧會志願者一樣,作為“冰新一代”,他們是北大青年中的奉獻者和先行者,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