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 100 周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的關鍵節點。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部署,岩礦材料博士生黨支部聯合團支部從多角度、多方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做好“永遠跟黨走”學生黨團日聯合主題教育活動。
參觀李四光入黨心路曆程史料展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内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财富。”因此,要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激發強大的科技創新動力,必須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12月5日,岩礦材料博士生黨支部聯合21級5班、岩礦碩博班團支部參觀了“山巍巍 水洄洄——李四光入黨心路曆程史料展”,踏尋地質先輩足迹,将紅色精神薪火相傳。

參展同學合影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學會創始人之一。他所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幫助中國甩掉了“貧油”的帽子;同時他高瞻遠矚,一早就預見到新中國的國防和經濟建設需要鈾礦資源,為中國的“兩彈”研發奠定了物質基礎;此外,李四光先生還為開展地震預報和地熱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轶鈴同學為大家講解
李四光不僅給我們留下來寶貴的科學遺産,更給我們留下彌足珍貴的精神财富。回看李四光的光輝一生,他時時刻刻都在為國家發展、科技進步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的最後都放不下科研任務。李四光精神是他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求真務實的科學品格、強烈執着的創新意識、誨人不倦的師表風範和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在新時代,我們青年人要繼承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黨史主題觀影活動
12月6日晚,岩礦材料博士生黨支部開展黨史主題觀影活動,結合近期的重要曆史事件紀念日,本次的主題為“西安事變”這一重要曆史事件。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谏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國策、停止内戰一緻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谏”,扣留來陝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
翟天雷同學簡單介紹了“西安事變”,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在觀影活動中更了解黨史,在國家存亡面前能夠做出正确抉擇的希望。同學們共同觀看了“西安事變”紀錄片,在與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決戰中,中華民族發揚了“兄弟阋于牆,外禦其侮”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空前地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

同學們觀看紀錄片
【活動感想】
21級5班團支部,陳高上
下午和大家一起參觀李四光先生入黨心路曆程史料展,了解了這位愛國科學家的一生,作為地空學院的一員我覺得由衷的自豪,不僅是李四光先生的博學,對祖國對科學界的卓越貢獻,先生的愛國精神更是讓我欽佩。中國并不缺乏優秀的科學家,但建設祖國、振興祖國更需要像李四光先生這種飽含愛國深情的優秀科學家。先生的思想将繼續指導我們年輕一代,在黨和祖國建設的偉業中不遺餘力,砥砺前行。
21級5班團支部,覃灏
“山巍巍,水洄洄,好一個玲珑世界。再過百萬年,可祗剩得幾堆塵土,幾堆餘灰。這是迷。破迷還賴我鐵錐。工作複工作,莫道吃虧,我們今天定要做出一塊紀念碑。還要待誰?”
今日,我們參加了“李四光入黨心路曆程史料展”,踏尋前輩足迹,心中又添幾分感想。李四光先生是一位純粹的愛國愛民者,一位卓越的科學家。先生早期與孫中山等人一同創建同盟會,參與愛國運動,後來加入中國共産黨,并以之為自己最愉快的事。他積極投身石油勘探,指導鈾礦地質發展,為我國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關心民生,緻力應對地震問題。同時他創立地質力學理論,為我國地質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先生的一生始終與國家,民族緊密聯系,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國家做貢獻。我作為新一代的地質人,深深的被先生這種堅定的信念打動,那是他對祖國和人民深沉的熱愛。如今,先生已然成為每一位地質工作者心中的精神豐碑,我們将傳承好先生的寶貴精神财富,矢志不渝的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培養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也會如那鐵錐,為祖國和人民做出紀念碑!
21級5班團支部,劉東花
李四光先生作為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先生不僅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地質學專家,還提出了中國地質學的基本框架。他為國家地質事業以及其他領域做出的貢獻,正是基于他對黨的精神的初心和堅守。先生對祖國的熱愛,對真理的堅持,對教育的革新,對科學的追求,值得當代青年學習和傳承。作為新時代的地質青年,我們應當以先生這樣的愛黨人士為榜樣,努力學習黨的曆史,傳承黨的精神,嚴格執行黨指揮,接過先輩的接力棒,創造新的時代偉業。願我們能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解決國家受制于人的難題,早日實現中國夢。
21級5班團支部,汪翰林
作為一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對祖國大地的熱愛指引着他在學術上前進。他發現了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推翻了西方權威的謬論;他幫中國找到了鈾礦,對原子彈和氫彈研制做出巨大貢獻;他指導了石油找礦工作,推翻了“中國貧油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仍然緻力于祖國的地震預報工作......我相信,如果不是對腳下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李四光老先生也不會将自己的一生獻給她。作為新一代地學人的我們,在學習李四光老先生的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的同時,也應該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在科研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應懷揣着一顆對祖國土地的赤誠的心,将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理想,發揚李四光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務實笃行推進新時代地學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