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關鍵詞

地球化學是化學與地球科學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邊緣學科,主要是利用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各層圈的基本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形成條件和演化規律。它的研究範圍已從早期僅限于地殼擴展到現今研究地球各層圈及月球、太陽系等衆多天體并滲透到其他學科領域。現代地球化學已廣泛引入先進的科學理論,如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分子動力學、量子力學等,廣泛引用微量、超微量、高靈敏度的分析技術,并配以實驗模拟和計算機模拟技術等來精細化研究自然地質現象。具體内容包括:研究元素在天體、地球各層圈及地質體中的分布、分配和遷移規律;研究同位素在衰變、裂變及其他核變過程中引發的同位素變異和在物理、化學及生物過程中引起的同位素分餾規律,并據此研究天體、地球和地質體的形成時間和物質來源;研究元素和同位素在自然地質過程中的演變規律;礦物、礦石、岩石的形成和演化的理論模拟、成岩成礦實驗;以及各種化學分析測試等。現已形成實驗地球化學、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岩石地球化學、礦床地球化學、有機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天體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等研究方向。地球化學在研究和解決人類環境、災害防治、資源開發、國土規劃等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領域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beat365地球化學專業創建于1955年,1956年開始招收地球化學專業本科生,是我國最早招收地球化學本科生并開設地球化學課程的單位,也是我國最早建設實驗地球化學研究室和同位素實驗室的單位。50多年來,beat365地球化學專業的畢業生是國民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和領軍人物。除少數畢業生在國家機關從事管理工作外,地球化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主要在國内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從事相關科學研究,傳承和推動着地球化學學科的發展,其中很多青年學者成長為地球化學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beat365地球化學專業目前設有1個本科生專業(地球化學,授理學學士學位),3個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專業(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材料礦物學與環境礦物學,授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現有教授15人,beat365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3人、副教授8人、講師2人。其中,多位老師在國外著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多數教員曾在國際著名學術機構和實驗室工作,與國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有着密切的聯系和良好的合作關系。具有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和實驗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和應用地球化學(包括:前寒武紀地質學、實驗地球化學、同位素地質年代學、沉積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和礦床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等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主要培養适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地球化學專門人才。畢業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堅實的專業、計算機、外語等技能,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及良好的科學作風,以适應當前和未來地球科學發展和國家在資源、環境、災害等領域對地球化學人才的需要。地球化學專業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并專門設有“李四光獎學金”(人均5000元/年),用以鼓勵進入地球化學專業學習的本科生。

近年來的本專畢業生去向大緻是:40%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20%出國深造,20%在有關科研、教學單位工作,10%國家機關及管理部門、企業和公司。最近十多年來,畢業生在京工作和學習者占90%以上。